品牌方找化妆品工厂生产加工化妆品套盒合作流程
品牌方与化妆品工厂合作生产套盒的完整流程可分为 前期准备、开发生产、备案交付 三大阶段,以下是具体步骤及关键注意事项:
一、前期准备阶段
1. 明确产品定位与需求
市场调研:确定目标人群(如年龄、肤质、消费能力)、价格区间(如大众/中高端)、核心卖点(如成分、功效、包装设计)。
套盒规划:明确套盒内单品数量(如“水+乳+精华”三件套)、规格(如30ml/50ml)、包装形式(如礼盒、抽屉盒)。
2. 筛选合规工厂
资质核查:
工厂需持有《化妆品生产许可证》(国家药监局可查);
优先选择通过ISO 22716(化妆品GMP)认证的工厂;
确认工厂是否有同类产品生产经验(如膏霜、喷雾类目资质)。
合作模式选择:
OEM:品牌方提供配方和设计,工厂代工生产;
ODM:工厂提供现有配方和设计方案,品牌方微调后贴牌;
联合开发:品牌与工厂共同研发配方和包装。
3. 预算与合同谈判
成本核算:
按套盒计算总成本(含包材、内料、人工、备案费等),通常工厂会要求 最低起订量(MOQ)(如3000-5000套起订);
合同关键条款:
知识产权归属(配方、设计专利归属方);
质量标准和验收方式(如料体菌落数、包装瑕疵率);
交货周期及违约条款(一般生产周期30-60天);
付款方式(常见30%定金+70%尾款)。
二、产品开发与生产阶段
1. 配方与包材开发
配方确认:
提供需求给工厂(如主打“保湿”功效,指定成分如玻尿酸、烟酰胺);
工厂打样3-5次调整肤感、粘度、香气等,需测试稳定性(如高温/低温48小时)。
包材设计:
提供设计稿或参考样,工厂确认工艺可行性
包材需符合《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》(如全成分标注、禁用绝对化用语)。
2. 备案与检测(国产普通化妆品)
备案资料准备:
产品配方(全成分及含量百分比);
产品执行标准、生产工艺简述;
产品标签样稿、安全性评估报告。
第三方检测:
微生物、重金属等理化检测
若宣称“祛斑美白”等特殊功效,需提交人体功效评价报告
备案提交:
通过“国家药监局网上办事大厅”提交,备案号格式为“省简称+G妆网备字+年份+流水号”。
3. 大货生产与质检
产前确认:
签署产前样确认书(料体颜色、包材印刷色差等);
工厂提供《生产计划表》明确排期。
生产过程监控:
可要求工厂提供生产视频或现场验货(QC质检);
重点检查灌装精度(如±5%误差)、包装完整性。
三、交付与售后阶段
1. 验货与物流
验货标准:
AQL抽样标准
检查套盒内单品批次号一致性
物流与仓储:
工厂是否提供代发货服务;
若需品牌方自提,需确认仓储条件(如避光、恒温)。
2. 售后支持
质量问题处理:
合同约定保质期内责任划分(如料体分层、包材脱色);
工厂提供《质量检验报告》和《合格证》。
追加订单:
提前30天沟通排期,确认包材库存(如玻璃瓶需60天备料周期)。
四、避坑指南
警惕低价陷阱:
远低于市场价的工厂可能偷工减料(如用工业级代替化妆品级原料)。
避免口头承诺:
所有需求写入合同,如“包材损耗率≤3%由工厂承担”。
备案时效性:
普通化妆品备案需5-20个工作日,特殊化妆品注册需6个月以上,需预留时间。
五、流程图解
品牌方需求 → 工厂筛选 → 合同签订 → 开发打样 → 备案检测 ↓ 大货生产 → 验货质检 → 交付物流 → 上市销售
总结
与化妆品工厂合作需注重 合规性、差异化和风险管控。建议品牌方前期投入足够时间调研工厂实力,中期严格监控开发与备案流程,后期建立稳定的质检与售后机制。通过合理规划,可将首次合作周期控制在 3-6个月(视产品复杂度),为品牌长期发展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