颈霜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原料预处理、混合乳化、均质、冷却、灌装等步骤,以下是具体介绍:
原料准备与预处理:根据配方准确称取各种原料,如植物提取物、保湿剂、润肤剂、乳化剂、增稠剂等。对于一些固体原料或不易溶解的原料,可能需要进行预处理,如加热溶解、研磨细化等,确保其能在后续工艺中均匀分散。
油相制备:将棕榈酸乙基己酯、角鲨烷、生育酚乙酸酯等油溶性原料放入容器中,加热并搅拌,使它们充分混合并熔化,一般加热温度在 65℃-70℃左右,搅拌速度为 40r/min-50r/min,搅拌时间约 20min-30min,制成均匀的油相体系,保温备用。
水相制备:把丁二醇、1,2 - 戊二醇、透明质酸钠、尿囊素等水溶性原料加入水中,加热搅拌均匀,加热温度通常在 60℃-80℃之间,同样以 40r/min-50r/min 的速度搅拌 20min-30min,形成水相体系。
混合乳化:将制备好的油相缓慢加入到水相中,同时进行搅拌,一般可采用真空乳化机进行此操作。在加入过程中,保持一定的搅拌速度,如 20r/min-30r/min,使油相和水相充分混合。然后升温至 80℃-85℃,进行均质乳化,均质时间为 8min-10min,使乳液变得细腻均匀。
真空脱气:乳化完成后,保持真空状态,真空度为 - 0.1MPa 至 - 1.0MPa,恒温静置 10min-15min,去除乳液中的空气,防止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气泡,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。
冷却降温:将乳化好的物料进行冷却,先降温至 42℃-48℃,此时可加入一些对温度敏感的活性成分,如植物提取物、香精等,继续搅拌均匀。然后再进一步降温至 35℃-40℃,静置 10h-16h,使产品充分稳定。
质量检测:对冷却后的颈霜进行质量检测,包括外观、色泽、气味、pH 值、黏度、微生物指标等,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。
灌装包装:将检测合格的颈霜通过灌装机灌装到特定的包装容器中,如软管、瓶罐等,然后进行贴标、装盒等包装工序,最终得到成品颈霜。
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,仅供参考,加工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